中藥藥液的澄清是中藥制藥工業現代化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傳統的澄清工藝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造成了中藥總固體含量和有效成分的嚴重損失。
近20年來,膜分離技術在醫藥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超濾膜耐酸堿、耐高溫、耐生物侵蝕、易清洗,特別是可進行在線消毒和成藥煎劑不用冷卻,在中藥湯劑澄清過程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中藥復方湯劑是由真溶液、乳濁液和懸浮液組成的復雜體系,有效成分多為分子量較小的物質,如有機酸、生物堿等。而無效成分多為大分子蛋白、樹脂、淀粉、鞣質和一些不溶性固體雜質,如泥沙、藥渣、纖維等。超濾膜技術應用,可有效去除上述無效成分,達到澄清純化的作用。
中藥復方湯劑的藥效是多成分、多靶點整體作用的結果。因此,在澄清工藝處理后,應盡可能保留中藥復方湯劑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在超濾膜澄清工藝的實際應用中,不僅要考察超濾膜的截留效果、通量和濃縮倍數,還要考察轉化率(有效成分的收率)等因素。一般來說,過濾精度為微濾水平的超濾膜效果較好,既能保證較高的通量和良好的截留效果,又能保證較高的有效成分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