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工廢水具有磷含量高、污染物濃度高、水質變化大的特點,是當前環境中的關鍵污染源之一。目前,水資源處理中存在納污水體匱乏、排污受限等問題。目前,這類廢水是通過分步沉淀、氣浮、活性炭吸附和膜分離技術等組合工藝,達到解決目的。
納濾膜的孔徑范圍為納米級,可截留相對分子質量在100~1000之間的物質。這是一種介于反滲透和超濾之間的膜過程。納濾膜是一種可以截留高價鹽而透過單價鹽,可以截留相對分子質量超過100的有機物和小分子有機物的透過膜。該膜的分離性能是反滲透和超濾膜無法取代的。同時,它還具有反滲透和超濾膜的共性。納濾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水體軟化、食品濃縮、溶液脫色、染料除鹽濃縮、溶液分鹽提純等方面。納濾膜用于磷化工廢水,對鈣、鎂、硫酸根等離子的截留作用也比較顯著。為實現磷化工廢水的綠色循環利用和零排放奠定了技術基礎。
納濾膜在磷化工廢水中具有明顯的優勢。在運行過程中,鈣、鎂、硫酸根等7個指標離子的濃度無論在濃水側還是淡水側均沒有出現不斷富集的現象。在濃水側不會有硫酸鹽結垢,導致膜堵塞。由于氯離子通過納濾膜進入產水側,所以在濃水側氯離子濃度被稀釋,因此氯離子在濃水側不會出現富集情況;F-、Si、Na+形成了氟硅酸鈉沉淀導致Na+沒有在濃水側不斷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