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工藝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但其自身工藝對環境的影響不容低估。電鍍工廠所排放的污廢水水質復雜,含有大量化學物質,其中重金屬離子、有機化介物及無機化介物等有害的物質不經過處理就排放的話,就會對生態環境及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電鍍廢水中的重金屬是一種“持續性的污染物”,在生物鏈中遷移和積累,從而危害人體健康。
我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對電鍍廢水進行處理,從單一處理到綜合防治,并進行了資源化回收和處理。我國電鍍廢水處理技術的發展可分為五個階段:
1、起步階段:主要采用化學法去除電鍍廢水中的六價鉻和氰化物。
2、電鍍工藝末端處理階段:啟動電鍍三廢的可行性處理,開發各種廢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
3、資源化階段:隨著電鍍廢水處理技術的逐漸成熟,人們開始回收電鍍廢水中的有效物質。
4、廢水源頭治理階段:從末端治理逐步向全過程防治過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綜合治理階段:工業自動化處理、各種新技術和資源化處理技術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應用實例表明,反滲透膜組件處理電鍍廢水,出水穩定,抗污染能力強,對大分子有機物有一定的物理截留作用,溶解的有機物通過膜表面形成的沉積層進行過濾和吸附,進一步提高COD的去除率。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反滲透膜組件將不斷發展和完善,其重要性將越來越明顯。對促進電鍍工業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起著重要的作用。
反滲透膜組件能充分利用水資源,對水資源無二次污染。應用于電鍍廢水處理,一方面可以實現原材料的循環利用,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實現電鍍廢水的近零排放標準,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雙舉措。